。”
“我觉得丰田汽车想要成为一个例外,显然是很困难的。”
曹阳要不是知道丰田汽车的电动车在未来几年都搞不起来,估计就接受了这个橄榄枝了。
毕竟按照丰田汽车的规划,它在华夏的两家合资工厂里头推出几款电动车的话,年销量的规划肯定是超过10万辆的。
甚至达到20万辆也都是有可能的。
那就意味着这真的是一个很大的订单了,到时候都是需要专门去准备几条电池生产线才能满足丰田汽车的需求。
但是曹阳很清楚丰田汽车的电动车,就算是到他重生那会都是没有搞起来的。
别说是一年20万辆了,就是一年2万辆都很有压力。
关键是电池工厂的生产线要是按照年产20万个电池包投资下去了,那就是至少十几个亿,甚至几十个亿的投资。
最终却是没有产量,空置在那边。
到时候南山电池的损失可就大了。
虽然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来规避投资的风险,但是撑死了也就是避免损失,想要依靠这个项目挣钱,那是想都不要想了。
这肯定不是曹阳希望看到的局面啊。
丰田汽车现在递过来的哪里是什么橄榄枝,这是一瓶毒药啊。
所以他肯定不会接受的。
“曹总,那些国际汽车巨头发展电动车的步伐确实是慢了一些,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本土的电动车的发展节奏比较慢的原因造成的。”
“一旦它们全方位的进入到这个市场,我觉得想要做好并不是那么的困难。”
“人家毕竟是有那么多年的技术积累,要开发出几款热销的电动车,其实并不是很困难。”
“大不了人家就基于现在的热销车型,推出它们的电动版本。”
朱正峰的观点显然是跟曹阳有点不同的。
他觉得丰田汽车这些巨头如果真的下定决心要去搞电动车的话,那么最终的结果肯定不会很差。
总不至于一家全球第一的车企开发出来的电动车还不如华夏那边一些造车新势力吧?
这显然是不科学的啊。
“朱总,你的这个说法不一定有错,但是丰田汽车也好,大众汽车也好,这些国际汽车巨头现在开发的电动车,本质上还是在采取过往开发燃油车的那种思路和流程去开发。”
“它们只是单纯的把发动机和变速箱去掉,换成了电池和电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