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发展前景,甚至没人敢对它进行投资。
看看美国的汽车产业吧,这些企业一方面受累于自己的不上进,但另一方面又受制于强大的工会以及高昂的佣工待遇。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美国需要大量人力的企业,纷纷都在离开美国本土、驶向海外。
这些年,美国制造业凡是在美国政府颁布的法律法规中,可以搬离美国本土的,基本都已经搬走了。
正因为如此,在华尔街眼里,饿了么这种模式,根本没法在美国复制。
咋复制?
美国人送个披萨都至少要个几美元小费,平时快餐店、中餐店等饭店的外送服务,基本上都是饭店自己雇佣临时工来负责,只需要按小时支付薪酬就可以。
而且,每家店只有几名负责送餐的员工,根本不会存在什么工会,可一旦主体拥有上百万送餐员工的时候,公会也就随之而来了,接着,他们会向企业要求保险、要求带薪假、要求各种福利,动不动还搞个罢工,换哪家企业都受不了。
对饿了么这种严重依赖骑手的模式来说,一旦骑手大罢工,整个平台立刻彻底瘫痪,连一口缓冲的气都不让你喘。
硅谷对这一点的看法,与华尔街一致。
他们也觉得,饿了么虽好,但不能在美国本土复制。
硅谷本身就崇尚高科技、崇尚高附加值,十个人做出一家市值一千万美元的企业,足以让所有人竖起拇指,但一百个人做出一家一亿美元的企业,大家就觉得也不过尔尔。
要是一家企业,需要在全国招募百万级的送餐员工,这对硅谷来说,简直就是一种灾难,再加上法律和工会的问题,基本上极少有人愿意往这种产业类型上靠。
不过,华尔街对此格外鸡贼。
他们觉得,如果李牧真的不准备在美国上市,那大家不如跟他玩一玩,恶心恶心他。
恶心他的办法很简单,去华夏投一家做外卖平台的企业,直接正面跟他竞争。
饿了么现在不是刚铺开燕京吗?那我们就扶持一家企业从沪市入手,先跟你二分天下,变成你的眼中钉、肉中刺,搞得你焦头烂额。
等到那个时候,再跟李牧谈并购,比如华尔街一共投了一亿美元、占50%的股份,那到时候至少要十亿美元以上才可能卖给李牧,如果李牧出不到这个价钱,那就继续投资恶心他,只要在华夏把这个模式做大,后续不愁卖家。
华尔街几个大佬立刻对这个提议起了兴趣,于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