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方是希望尽快跟哈维确定合作,以免李牧未来万一咬住《英雄》不放,就会把它的海外发展路线也给断了,所以尽早把版权卖给哈维,就可以摆脱被李牧围剿的风险。
哈维本身也是准备尽快跟《英雄》的出品方确定版权协议的,但是当他得知《英雄》在国内的票房极其惨淡之后,立刻就玩起了出尔反尔的小把戏,决定用票房失利作为借口,想进一步压低早就已经谈妥的版权买断费用,这让《英雄》的出品方格外恼火。
但是,张大导演却建议出品方能够暂时别去计较钱的问题,尽快先跟哈维建立起合作,因为哈维在好莱坞的影响力极大,所以这部电影如果想冲击奥斯卡的最佳外语片,离不开哈维的游说,如果不尽快跟哈维确定合作,万一李牧先发制人,还指不定会发生什么样的变故。
出品方和资本方也意识到李牧的潜在威胁,在几次商讨之后决定答应哈维的要求,以原本谈定价格的40%,将《英雄》的北美发行版权打包卖给哈维。
损失了60%的买断收入,这让整个《英雄》的出品方格外郁闷,但是又没有任何办法,只能祈祷哈维能够把这部电影在北美的影响力炒起来,让大家虽然没赚到钱,但也多少落点名声。
对远在好莱坞的哈维来说,这个消息真是太棒了,他最喜欢的就是使用这种阴谋伎俩,低价拿到别人的版权,然后再通过自己的操作让它赚取最大的利润。
对哈维这种人来说,实力与人品是完全不成正比的,冯大导演就曾经公开怒骂哈维,称他在华夏的惯用伎俩,就是先用高价引诱国内的电影人,比如八百万买断北美版权,这个价格会吓走所有其他有意图的竞争者,然后哈维先付少部分定金来让华夏电影人放心,可等电影拍完之后,他立刻反悔说电影不要了,宁可放弃那点定金,也不愿意按照约定的价格买走版权,可是这个时候再找新卖家就已经晚了,最后只能以极低的价格被哈维买走,最早八百万的报价,实际成交可能只有一百万。
兴冲冲的哈维立刻派代表前往华夏,准备跟《英雄》的出品公司签订最终的买断协议,但是他做梦也没想到,就在他的签约代表正坐在前往华夏的飞机上时,全美的YY用户都收到了一则新闻弹窗。
这个弹窗新闻点进去的信息量极大,包含了牧影票务系统从诞生到发展,再到被几十家影视公司联手扼杀的全过程,里面不但有多篇文章、报道,甚至还有大量的图片、以及演示视频。
在这个推送里,嗅觉极其敏锐的哈维,根本没来得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