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来说,求索的道理还是一品境,正心!”
“正心到了极致,便觉得天下道理皆在手中,见微知着,举一反三。”
“此时心神坚定,认定自己的道!”
“这便是一品大儒的巅峰。”
苏坡仙轻笑道:“你可知国之四相在你之前为何都是一品大儒?”
陈洛摇了摇头。
“因为正心!”
“治国便是如此,一旦定下国策,轻易不可更改。唯有正心境大儒,能应对天下芸芸之议。”
停顿了片刻,苏坡仙又说道:“顺便一提,本圣没有经历一品,而是从二品直接跳到了求索……”
陈洛:o(′^`)o
我是来听你建议的,不是来听你显摆的。
不过,难怪你没当上国相!
“所谓一品到求索,就像这荔枝。”苏坡仙重新拿起了荔枝,用手轻轻拨开外面的那层荔枝壳,“外面红到了极致,内里却雪白晶莹。”
“一品的大儒,说好听点,叫正心;说难听点,叫做固执!”
“这不是性格的固执,而是对于道理的自信。”
“因为他们的学问已经做到头了,在他们的领域,没有人比他们更了解了。所以他们往往听不进新的道理。”
“为何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苏坡仙继续说道,“真以为是早上知道你的道路,晚上你就可以死了吗?”
“当然,这也是公羊学‘我注春秋’的一种说法。”
“而实际上,所谓闻道,是寻找做到头的学问继续深入的道理。”
“但这个道理,它是一刹那的灵光,可能是宝藏,也可能是毒药!”
“一跃而入,充满了不确定性!”
陈洛点了点头。
苏坡仙将手中的荔枝剥好,递给陈洛,继续说道:“后来有了求索。”
“求索最大的意义,不是求索本身,而是屈夫子的封圣之道——《天问》!”
“正是‘天问’的存在,才让正心境的大儒对学问心存了一份敬畏!”
“才知晓宇宙之大,道理无穷,自己掌握的知识只是其中不值一提的小部分!”
“收了狂傲之心,打破了顽固心墙,才有资格踏上‘求索’之路!”
“而求索,便是给了圣道一个缓冲。行之越深,了解越多,而问题也越多,在这个过程中,重新审视自己的圣道,直到圆满,方算踏足万里,超凡入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