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能够取胜,这一条是李如梅不愿意与日军决战的主因。他觉得单以他这约三万骑兵就去与日军决战,实在有点胜负难断。
原因并不复杂,这支骑兵没有火炮,单靠骑兵本身,恐怕不足以形成“三万反杀九万”这样的优势。
原先明军战胜日军的两大法宝就是火炮与铁骑,火枪虽然也有优势,但至少没到“人无我有”这样的程度。现在瘸了条腿,再想一打三显然就没那么大的把握了。
话虽如此,李如梅之前最大的担心却还不是打不打得过的问题,因为他是骑兵嘛,实在战况不佳随时可以撤出战斗,跑就完事了,你日军还能追着我打不成?
高务实以前算过,最精锐的步兵其实是可以在某个时间段内追上骑兵的,但这里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骑兵可以随时回头打一波。可是作为步兵,你在骑兵回头打一波的时候能否完成列阵就成了最大的难题。
在火枪兵只能执行排队枪毙战术的这个时代,大概率是无法完成线列战术列阵的,所以一般而言,步兵仍然不便强追骑兵。这一局面的彻底改变,恐怕只能等待机枪时代的到来,甚至还不能是早期机枪——太重了,得是后来减重后可以下放到班排战术中的机枪单位大规模列装。
那么,李如梅此前担心什么,让他只是一路骚扰袭击?他担心的是战损。
骑兵本来就金贵,家丁骑兵尤其贵得离谱:战马一匹原要二十余两银子,现在这几年价格下降了一些(因为东蒙古直接收复,西蒙古又实质上成了经济殖民地),也还是需要十六两到十八两。
人员训练也贵。蒙古人培养骑兵的成本可以看做为零,但一个合格的汉人骑兵,各项花销最后算下来得三四十两银子,这还没算时间成本,否则要是算上几年训练中的饮食供给,这一位骑兵的培养费用可能要到五十两。
怎么说呢,这个年代的汉族骑兵,就好比后世的空军飞行员,那真不是随便找个人就能顶上去用的,必须得花大价钱培养。
最后一点,李如梅也不敢让李家军家丁骑兵再出现大的损失了。这一点其实不必多说,李如松碧蹄馆一战的损失看起来不大,但都差点动摇李家军的根基。
当然,现在李如梅麾下的李家军大半不是李家本家直属的嫡系,但其中仍然有一千嫡系,而且这一千骑兵还是他李如梅自己的嫡系。
这还不是全部,其余几千李家旁系骑兵也不能轻易出现严重损失,否则可能会造成信任危机,让各个旁系将领(李成梁家丁出身或外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