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伐金期间就已经基本成型了,耶律秃花在大胜甸、成吉思汗在野狐岭、客台在皂河都曾经以少敌多击败金军,迫使金国不得不发展出花帽军、忠孝军等新生兵种。而在伐金之初的野狐岭之战与墨谷口之战中,也都有蒙古军利用长矛重骑兵冲阵的记载。
加利西亚-沃伦编年史在1252年条目下描述丹尼尔·加利茨基的一队士兵时写道:“德国人对鞑靼人的武器感到惊讶:马戴着铁面具,全身披挂皮革护甲,这支团队在军队里的地位一定很高,因为他们的武器闪闪发亮。”
虽然觐见过蒙哥汗的鲁布鲁克称在陪同他的20个蒙古人中只有两人身披铠甲,但这只是和平时期旅行的情况,据出自13世纪前期的一手史料奈撒维《札兰丁传》所载,在攻克奈撒时,“所有鞑靼人都穿上了盔甲,在夜间冲进堡垒”。
或许是因为这几年来图们汗在布日哈图劝说下也在察哈尔搞起了颇有些土默特风格的汉化改革,所以提升了财力之故,高江注意到察哈尔蒙古兵的装备水平相比数年前有了不小的提升。其中两个最显著的变化就是铁甲着甲率和马匹防护马具的配备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不知道蒙古人是不是还怀念着成吉思汗时期的辉煌——好吧这几乎是肯定的,总之高江想方设法弄到一些蒙古人的盔甲和马具之后,发现他们的样式基本上还是成吉思汗时期的主流风格,只不过加入了当前的一些“流行元素”:或是技术,或是材料。
现在察哈尔盔甲依旧分为铁甲和皮甲两个层次,其中皮甲分为长短两种,短甲无披膊。披膊去掉后类似裲裆甲,在肩部用皮带连接;长甲有披膊,在披膊还罩有皮革制成的披领。
此外他们也使用类似皮背心式的皮甲,优点在于比金属甲柔软、轻便,当然强度低于铁甲。蒙古的皮甲也不是单纯用皮做的铠甲,而是在皮甲中间嵌入铁丝——这东西是京华生产的,但不知道为何流入了察哈尔。
皮铠胸部位置的表面排入银丝和花片,以此增加皮甲(铠)的强度。察哈尔将领们穿的锁子甲更是大部分使用铁丝工艺,再以金银装饰来美化,以增加铠甲的美观。铁罗圈甲内衬六层薄牛皮,外层为网状铁甲,甲片连缀如鱼鳞状。
高江此前曾提交过报告,提醒京华秘书处说察哈尔铁制的柳叶甲和皮制的罗圈甲已经成为他们主要的防护装备,尤其是汗庭亲军中的配装比例很高。
除此之外还有布锦甲,这种甲以厚实的布料或丝锦为甲面,甲面底下裹有铁甲;还有的不衬铁甲,纯用布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