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葡萄牙大盖伦帆船在虎视眈眈的南洋舰队暹罗分舰队四艘战舰“护送”下,缓缓驶入定南港停靠,之后又经过定南协防军第一镇某部上船搜检,终于获得批准:“使者登岸”。
“格兰杜拉”号舰长佩德罗·德·迪弗拉迪什陪同着果阿总督特使阿尔弗雷多·德·布尔戈斯先后下船。一座看来已经基本建成的、颇为“现代化”的港口出现在他们面前。
虽然京华所修建的定南城位置在后世曼谷靠南几十里,但定南港的位置倒和后世的曼谷港的“港外锚地”出奇的一致——后世曼谷因为并不在河口位置,而是靠北三十公里左右,故它实际上是个河港,只能停靠一万吨的船只,而它通往世界各地的大型船舶则需要停靠在“港外锚地”,也就是河口港。
高务实嫌这样麻烦,故把定南城的位置直接往南挪了挪,差不多直接建成了河口城市。不过定南城的规划不仅面积大,而且照搬了大明所习惯的都城模式,将此城分为外城、王城和王宫三大部分,由外及内一共“三环”。
定南城的外城现在并未成型,倒也不必过多介绍,且说那“暹罗王城”——也就是内城的位置,大概位于后世曼谷东南的“邦南彭”河流半岛,占地约40平方公里。
“河流半岛”这个词汇颇有意思,它实际上是由于湄南河在那里来了一个急转弯,于是形成了一个半岛,当地人称之为“邦南彭”。这个半岛的特点是本身面积颇大,但连接陆地的部分很“细”。换句话说,就是只有一条不宽的陆路联通着“大陆”本身。[注: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百度地图看一下“北榄邦南彭水上市场”的地形。]
如此一个半岛显然极其适合陆地防御,单从陆地防卫来讲,甚至可能比著名的“世界渴望之城”君士坦丁堡还要夸张。而且这临近入海口的湄南河也足够宽阔,至少目前肯定还没有万吨海船——那也就意味着京华的任何战舰都能开进去作为水面防卫辅助。
可以说,该王城(内城)建好之后,哪怕定南城外城造反,乱兵也进不去内城——除非内城的汉人士兵也造反了,但如果能闹成那样……恐怕只能说活该。
四十平方千米可不小。这么对比一下吧:后世的北京故宫(基本上是明紫禁城去掉三海)的面积为72万平方米,相当于0.72平方千米。也就是说,这个名义上的暹罗王城、实际上的定南内城,面积有55个北京故宫那么大。
再对比一下,明北京城一开始的面积是东西宽六千六百七十米,南北深为千三百一十米,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