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袁绍既然是要淹野王城,估计不会挖那么深远,否则水都直接灌进黄河,就淹不到我们了。”
诸葛亮这番话,不了解当地地理的人或许不易听懂。稍微解释两句:沁水以南,还有一条汇入黄河的小河,上游叫沇水,下游叫济水。
如今还在关羽军镇守下的温县,就是城北濒临济水、城南濒临黄河。但济水并不是在温县入黄河的,要再往东流几十里,在河内郡的平皋县入黄河,平皋如今还是袁绍占领着。
而平皋的对岸就是雒阳河南尹的成皋,平皋与成皋自古也都是军事要塞。
因为这两座城市要负责阻断黄河、防止从东边来攻打雒阳的军队,利用黄河河面绕过成皋-荥阳一线的陆上雄关虎牢关。
关羽一边慢慢捋清思路,一边也是在心中暗赞诸葛亮的功课做得细,他自己做的作战地图,居然还有一种简易的圆圈圈线,据说是李素教他的,叫“等高线”。
当然,图并不是诸葛亮一个人画的。他现在位高权重,职责重大,也渐渐开始学他李师那样,要养个专门分工的技术团队。
比如画地图的活儿,诸葛亮培训几个明算科考得好的新晋官员过来,培训一下如何用三角函数测高程,然后派出去搞实地勘测田野调查。诸葛亮本人就负责汇总检查就行,工作量大大轻松了。
这种地图乍一看让人很烦,但此刻诸葛亮拿来快速推算“如果袁绍要决水,会在哪里蓄水”这种问题时,关羽就充分意识到其精妙了——水往低处流,看看地图上沁水两岸附近的等高线,堵河决水的口子位置一猜就能猜到。
关羽沉吟道:“虽然不知道袁绍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他准备什么时候才发动。但是看他现在的样子,戒备很是松懈,也不像是马上就要发动的紧张样子。
要搞清楚他的真实目的。我打算明天安排夜袭拦河筑坝的营地、把他的堤坝尚未完工部分先摧毁破坏一下,说不定城西北围城营地内的袁军,反而猝不及防来不及撤到高处被自己淹了。我们也能观其虚实,看袁绍的后续部署调整,摸清他的真正意图。”
诸葛亮听了也是微微汗颜:我没完全猜透对方拦河堵水的具体用途、发动时机,太尉就准备用这种办法来搞清楚么?
虽然……确实简单粗暴,非常有效。我都把你的水坝破坏过了,你想干啥还不是一目了然?再观察一下你的补救措施,什么阴谋都瞒不住了。
类似于诸葛亮说“我意识到敌营中某个将领有阴谋,但我不知道具体是什么阴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