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定然把桥瑁留下的问题解决了。我也跟你说句心里话,在你我看来? 桥瑁虽然罪不至死? 但刘公山杀之,也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 他毕竟是给咱的同盟之义泼了脏水。
有些话就算是真的? 不当这时候讲,打击大义士气呐。我们虽然没有调兵跟董卓交战? 但听说孙坚、关羽还在血战,我们应该全力声援才是? 桥瑁的泄密毕竟损的是咱大伙儿所有人的大义名分。”
张邈听了曹操这番话? 内心也是颇不乐意,因为潜台词就是自己同一派的老兄弟投靠对面了。
这就等于联合创始人投靠种子轮大投资人,算个什么事儿呢?
不过他也不好对曹操说重话,只能是试图拉拢:“希望孟德记住今日之言? 记住当初为何要讨董。袁绍虽然势大? 其心却不良,他只是在利用你,投靠他没有好下场的,迟早成为他的棋子。”
曹操宽慰地大笑:“孟卓放心!我曹某岂是被人利用之人,我自有主张? 告辞了。”
张邈却还不放过,拉住曹操最后交代了几句:“孟德? 我素知你诚以待人,不知诡诈? 恐为袁绍所算,我给你介绍一人为幕僚? 多有奇思? 或能助你避免韩馥的下场? 孟德肯用否?”
曹操坦然受之:“孟卓荐人,必为奇才,我自当重用。”
张邈一招手,旁边走过一人,长相古拙,看上去四十来岁年纪,三撇鼠须,张邈指着介绍:“此乃颍川戏志才。”
戏志才也拱手致意:“见过曹公。”
曹操托其双肘示意免礼,一番嘉许劝勉自不必提。
三天之内,曹操就从陈留赶到濮阳上任,把那帮本家兄弟将领和戏志才都安顿了。还没两天,又听说有一个袁绍手下的冀州功曹官员、名叫荀彧来投。
曹操不明其意,一开始还以为是袁绍派来监视他的,谁知荀彧也非常开门见山,直接挑明了他的来意:
“袁绍不知明公心意向背,需派人为明公参赞。彧本为韩馥同乡,为韩馥所邀至邺。如今韩馥之位已让于袁绍,待我客礼,彧以为袁绍阴怀异志、又不敢放手去做,难成大事,故求此任,请明公勿疑。”
这是直接挑明了:我就是袁绍派来监视你的,但袁绍待我也很虚伪,我原先是被颍川同乡韩馥请到冀州做事的,现在韩馥不干了我也不会真心跟着袁绍干,所以别担心。
曹操闻言哈哈大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文若肯来,岂有相疑之理。既然文若在韩馥处为功曹从事,想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