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皇甫嵩镇守。当初我将万年公主放心托付于车骑将军辖区时,兄可是也说过,要唯车骑将军马首是瞻的。
这次,我们何不直接大大方方先严兵整甲出兵数千、到陈仓之后,请求车骑将军同行呢?若是皇甫嵩阻挡,不让通过,那就不是我们不想讨董,而是迫于两义夹攻,身不由己。”
刘备闻言,眼神一亮,随后是惊讶:“贤弟是觉得,到了这种关头,皇甫嵩还会站在董卓这边?他不但不亲自讨董,甚至还有可能承担阻挡我们讨董的恶名?”
李素笑了:“皇甫嵩年届六旬,已是英雄迟暮,他当了一辈子大汉忠臣,我料定他死都想以大汉忠臣之名青史留名,不会晚节不保的。别说如今他会愚忠于朝廷,就算董卓假借天子之名削夺其兵权,我看皇甫嵩都不一定会反抗。”
刘备愕然,他还年轻,果然理解不了这种一辈子沉没成本砸下去的惯性有多么强大。
“皇甫公竟是这样的人……愚兄在这点上,看人倒是不如贤弟准了。既如此,贤弟也可先与皇甫嵩交涉,摆出一副大义凛然的姿态。”
李素还不满足,继续补充道:“我们要出蜀讨董,路途也不止皇甫嵩的陈仓道一条。理论上上庸出汉水至南阳,也可与袁术、孙坚合兵。
但秦岭汉水航道顺流进则易、逆流退则难,我军在上庸诸县的水运船闸、屯田盘滩转运点都没建好——哪怕秘密建好了,此刻我们对外也可以秘而不宣,就当还没建好。
既如此,我们的军粮就无法从汉中水运到南阳自给。要想我们走这条路出兵,必须先给袁术一封书信,再给孙坚一信让他从旁劝说袁术,顺便做个旁证。只要袁术愿意供应我们两万兵马半年的粮草,大约三四十万石,直接拨付给我们,那我们就出兵两万到南阳、鲁阳助战。如果袁术不愿出粮,那就是错在袁术了,是袁术无讨董诚意,正好打击袁术声望,也让孙坚认清袁术。
即使这两条出川道路都被堵住,理论上我们还有第三条——从江州,出长江三峡至江陵,而后走荆州水路北上讨董。长江三峡行船运粮远比秦岭中的汉水中游容易,但如此一来,受益者也当配合我们先拿下钓鱼城、再拿下巴郡郡治江州,如此才好出川讨董嘛。”
刘备被李素一番分析,听得目瞪口呆。
卧槽,伯雅贤弟几分钟思索,就想出了三条讨董路线,而且每一条之所以不能出兵,连背锅的人都找好了?
反正刘备只好喊口号,收获好名声,能实际出兵捞一票就捞一票。没机会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