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走,她那白嫩健美的小腿又露出来。
海风徐徐吹来,和浪花一样变得特别温柔。
她的脸颊、她的黑发、她的衣衫都被风吹拂着,几缕黑发摇曳,她伸手捋回去,一时之间心里畅快。
风吹面颊暖,海水也温热,她觉得看海比赶海更舒服。
王忆那边跟人在联手翘牡蛎,常年赶海,这边礁石上还是有不少大牡蛎留下,当地叫海蛎子,此外还有贻贝和扇贝藏在里面。
海蛎子长的像石头,贻贝黑扇贝红,点缀在里面还挺好看。
翘海蛎子得用前端扁扁的撬棍,王忆学着人插下去,使出吃奶的力气往里钻然后翘起来,把海蛎子给翘下来。
礁石上还有不少石甲红,这是味道鲜美、肉质肥厚的土特产螃蟹,大迷糊拎着个网兜在抓螃蟹。
他不怕螃蟹夹,而且看他说话办事迷迷糊糊,赶海却是个好手。
他盯上螃蟹小心翼翼靠近猛然下手,螃蟹没等着跑落入他手里,被他从后面捏住蟹壳扔进网兜里。
王忆抓不到螃蟹。
螃蟹跑起来异常的快。
旁边有人扛着钓竿拎着水桶过来钓鱼,看见孙征南的水桶里不少毛蚶笑道:“可惜现在沪都不让卖这个了,咱这里的野毛蛤蜊在沪都很受欢迎,一斤能卖五六毛,比得上鸡蛋了。”
“因为咱的海货比鸡蛋还有营养。”王忆说道。
这人高兴的连连点头。
他已经找到了与外岛土著们合理沟通的方法,那就是说好话,管他是不是真的呢,只要说好话就行。
外岛人爱听好话,哪怕是被骗。
梅花滩有大块的礁石往海里延伸,如今这就是垂钓的良机,不少老人和男人在甩钓竿,也有男人在撒网。
孩子在跟着看热闹,跟着唱歌谣:“鳗鱼长,鲳鱼扁,虎鱼头大身子短,旗鱼会飞,黄鱼会叫,螃蟹贪吃容易钓……”
“加吉俊,刀鱼俏,驼背鲈鱼滋味妙……”
看着王忆一个劲盯着人家钓鱼,王向红拎着渔网过来拍他肩膀:“不是领着小秋来赶海吗?你自己在这里看什么?”
他指向钓鱼人脚下的礁石说道:“要是愿意看你过去看,顺便去阴面和底下摸一摸,那下面有很多海螺,个头小不过味道鲜,随手一摸就是一把。”
秋渭水听他说的简单,便心动了:“走,去摸海螺。”
王忆说道:“行,中午来个辣炒小海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