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愣是将国产大豆的牵制力真正立起来了。
田仁里即将退休,能在退休之前看到国产大豆振兴盛景,职业生涯可谓无憾了。
ADM是第一个进驻黑省大豆精深加工产业园区的跨国企业,而杜邦、岛国不二株式会社等世界大豆蛋白生产领导者,也纷纷有了合资的意向。
更不要说,一批本土大豆深加工企业,也在摩拳擦掌,准备革新技术,加大在黑省的投资。
对此盛景,田仁里评价道:“近年来一直有种说法,叫‘投资不过山海关’,我看,也不见得了。”
“投资不过山海关,本来就是一个伪命题。”齐政摇头道。
这样的说法,是在国内的投资圈里流传开来的,即“投资不过山海关,投资不去云贵川,投资不上太行山,投资不到宁藏甘”。
社会上似乎达成了一个共识,东北的投资环境不够好,不要去。
以嘉谷的经历来说,实事求是讲,东北的确和内地有差距。
譬如,你想建设一个厂区,但施工单位告诉你冬天无法开工,因此工期比南方多了几个月;厂房建好后你发现你的生产线只能在20度运行,因此你需要大量成本来保暖;你的工厂需要用卡车运输原材料和成品,但每到冬天道路结冰,虽然政府除冰很及时,但总体效率还是比南方低了不少……
你发现虽然开出了和南方一样高的薪水,但人才更愿意待在四季如春的地方;你想就近供应市场,可是西伯利亚熊比人多,北朝人比钱多,岛国市场根本进不去,而南韩则是你的最大竞争对手……
资本的逐利本质,决定了它只能流向有活力和前景的地方。
齐政之所以说它是一个伪命题,就在于,难道东北的环境比战火纷飞的黑非洲还要恶劣?连黑非洲都有的是国内资本押注,东北会没人投资?
至于很多人诟病的行政效率,齐政深吸了一口气,指着庞大的大豆产业园区道:“只要有新的经济增长点出现,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田仁里“哈哈”笑了两声,诚恳道:“你说得对。”
要说灵活,国内的干部其实是最灵活的。
思想解放不解放,端看诱惑力大不大。
像大豆深加工产业,当表现出支柱型产业的潜力后,黑省政府专门成立工作推进领导小组,把大豆全产业链作为重点产业进行规划和培育。
用黑省高官的话来说,就是——嘉谷只要安心做农业,搞工业,剩下的杂事,都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