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价格不回落的话,更多的压榨企业会出现亏损,而他们作为大豆贸易商的日子也不会太好过。
但如果是嘉谷生产的非转基因大豆,那又另当别论了。
因为,经过多年的宣传,以嘉谷为首的国产大豆支持派已经对消费者完成了“非转基因教育”,也就是说,大部分消费者更愿意为非转基因食品买单。
一般的大豆压榨企业不是不想采购非转基因大豆,只不过是成本和产量问题——此前大部分优质且低成本的非转基因大豆都给嘉谷自己消化了,大家也只能眼馋着互相安慰,反正除了嘉谷,大家都是转基因不是?
但是随着嘉谷在全国推广“嘉豆13号”,产能开始向市场释放,势必在大豆加工业引起一番激烈的争夺。这种时候,手握着向嘉谷下的订单,程曦集团就不怕行业形势严峻而没有买家了。
而且,在目前中日关系越发紧张的情况下,与丸红毁约,说不定还能混个“爱国企业”的称号。
肉眼可见的,邵董事长就动摇了。
钟华志微微一笑,早有预料不是?
同一时间,嘉谷国际贸易部门的员工,化整为零,前往各个大大小小的大豆进口商。无一例外的是,这些大豆进口商的交易对象都是丸红商社。
要说丸红容易被搞还真不是冤的。丸红在中国市场的交易对象范围是很广,从压榨商到贸易商,规模从最大到较小不一而足。
但这些市场二三线的买家,底线同样也低,换句话来说,嘉谷撬墙角的成本也低。
当嘉谷稍微让出一部分利益,丸红商社的墙角几乎是摇摇欲坠。
所以,随着程曦集团率先宣布,取消约200万吨来自丸红商社的巴西大豆订单时,一家又一家的大豆贸易企业选择违约,违约针对的对象,都是丸红商社。
丸红中国业务部门震动!丸红总部震动!
短短半个月时间,丸红已有至少400万吨大豆进口合同毁约,总金额达到约24亿美元。
这不同于04年大豆危机中中国大豆加工和贸易企业集体违约,这次被针对的,只是丸红商社一家。
很容易的,丸红就发现是嘉谷集团主导了这一变故。
嘉谷这一“鞭”甩下来,不说让丸红痛彻心扉,但让丸红高层头痛欲裂是真的。
哪怕是平时,考虑到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和执法难度,国际贸易商也很少诉诸法律行动或仲裁。更不要说现在随着中日钓鱼岛问题的白热化,两国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