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保卫战的目的很明确,其政治意义和国际影响自不必说,军事上则是要利用城市巷战给日军大量杀伤的同时,还要拖住日军进攻的步伐。
以现在日军的心态和战争的态势判断,在攻下南京这座华夏都城之前,日军都不会分兵他顾。
南京坚守的时间越久,对于华夏后续军事部署争取的时间就越多。
但归根结底,南京最后还是守不住的,正如历史上所述,一面是长江,三面临敌,已是死地。
所以南京守城的部队没必要太多,以七至八个齐装满员的精锐师,近十万人守城就足以。
只要在战术指挥上不犯太大的错误,周文有信心坚守两个月以上。
对于现在中央军德械师的官兵素质,周文还是信得过的。
说实话,这个时期中央军德械师的战斗力和作战意志都相当不错,士兵大多都是从军两年以上的老兵,基层军官基本都是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毕业生,属于有知识、有文化、又有报国情怀的热血青年,可以说基层构架还是比较坚实的。
但就是由于高级军官,特别是那位校长的瞎几把指挥,才会让这些本该发挥出更多作用的的精锐部队在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中消耗殆尽。
现在历史被改变,这些部队在淞沪会战中虽然也损失不小,但并没有到伤筋动骨的地步,只需要一两个月的休整,又能焕发出巨大的能量。
有十万这样的部队守城,再加上佣兵团的全员参与,嘿嘿……两个月的城市巷战,以现在日军急于占领华夏首都的迫切心理,他们将会死多少人?
对此周文很是期待。
要知道,历史上的衡阳保卫战,国军只是一个军不到两万人的兵力,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就在衡阳城抵抗了十余万日军的进攻长达47天之久,而且还击毙了日军68师团长佐久间为人中将及以下官兵近两万人,伤敌四万余人。
此战我方守军伤亡16000多名,日军伤亡近6万,双方伤亡比达到1:3。
衡阳保卫战是抗日战争中唯一一次日军以6倍于我的兵力,伤亡比例3倍于我的战役,也是日本战史中记载的唯一一次日军伤亡超过中国军队的战役。
所以城市巷战要达到大量消耗敌人的目的,不在兵多,而在战术和兵精,还有就是全军上下同仇敌忾的决心和意志。
而且部队太多、建制太复杂,也带来指挥上的不便,也增加了后勤补给的负担。
历史上南京的守卫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