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直接参战,老奸巨猾的法国首相红衣主教黎塞留采取了支付津贴的办法,利用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的野心,引诱其出兵参战。虽然在西班牙人和皇帝大军的苦战之后,最后瑞典人被击败,但两国的财政早已千疮百孔,军队也精疲力竭,荷兰人、英国人乘机围攻西班牙的海外殖民地,抢劫其来自美洲的运金船,而法国人则养精蓄锐,等待时机。到了崇祯七年(1634年),天主教同盟联军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作为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贵族军官,席尔瓦敏锐的发现了这一切。他很清楚这场战争的失败不仅仅是天主教同盟的失败,还会敲响庞大的西班牙帝国的末日丧钟。与大明不同的是,西班牙帝国是由许多个大小不一、不同信仰、不同语言、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甚至并不接壤的领地组成的,这些领地甚至有各自的政府、议会和法律,唯一将这些领地联系在一起的纽带就是他们的君主恰好都是腓力四世。不难看出,一旦战争失败,所产生的巨大冲击就会将这个内部矛盾重重的帝国打的支离破碎,像南尼德兰、南意大利、葡萄牙等有离心倾向的领土就会从这个帝国脱离出去,西班牙帝国很可能会从欧洲霸主沦为一个普通的二流国家。而要赢得战争不是在荒凉的波美拉尼亚平原上再赢得几次得不偿失的胜利,帝国的财政已经快要支持不下去了,能够赢得胜利的地方不在欧洲,而是在印度、在巽他兰、在中国,在加勒比海,在这些盛产白糖、香料、丝绸、瓷器和茶叶,让敌人获得黄金坚持下去的地方。只要切断这些渠道,荷兰人就会向帝国屈膝下跪,失去了荷兰人的黄金,敌人的军队也会随之瓦解。
但在战争中,距离是统治一切的暴君。马尼拉总督大区所有的由欧洲人组成的西班牙军队不会超过两千人,这么点军队要应付棉兰老岛上的那些彪悍的摩洛酋长都捉襟见肘,想要攻打荷兰人的坚固要塞更是痴人说梦。因此双方的主要军事行动基本是以抢劫商船、袭击偏僻据点为主,都在回避可能带来大量人力消耗的正面会战和围攻,想要取得决定性的战果自然也很难。而席尔瓦发现了一个契机,明国有近乎无限的人力资源,一支相当不错的军队,最重要的是,在台湾建立殖民地的问题上荷兰人已经与明国产生了尖锐的矛盾,那是否可能利用这一矛盾将这个庞然大物拉入己方的阵营呢?
“好吧,好吧!”杜固被席尔瓦逼到了墙角,只得勉强的答应道:“既然你这么坚持,我也可以替你通传一声,不过将主爷他见不见,听不听我可是不能保证的!”
“那是自然!”席尔瓦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