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背后的终极原因竟然是某国际品牌晚采半甜葡萄酒酿制得太好入口, 偏偏后劲又过于强大……
MDZZ!
……
“这么多人想要跟我们面谈啊?张丁喜人呢?哦,还在休息啊, 我昨天批了他一周假?他今天一大早就出发回家了?不是, 我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给他批假?昨天饭桌上我亲口答应的?”
“我特……这孩子挺好的,懂得不居功,你们以后都要向丁喜学习啊, 对了,典诚, 昨天晚上就你劝我酒最来劲儿对吧?还是你这孩子有孝心……”
“这样我这儿正好有个课题, 等会发给你发过去, 你好好琢磨琢磨,给你两个月时间, 写篇论文出来,我要求也不高, 能发到一区就行了, 关乎到你什么时候毕业, 一定要认真啊!就这样啊,等会记得看邮件。”
办公室里,给陈典诚这小子安排了新的课题之后,宁为心情稍稍好了一些,他承认给陈典诚安排的课题,多少有些迁怒的意思,但这不正是当导师的乐趣之一么?连自己的学生都不能折腾, 这导师当起来还有什么意思?
当然宁为也清楚,张丁喜挑这个时候一大早离开京城, 其实也是在表明自己的态度,不太想搀和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所以把这事情都交给他去处理。
这大概算是做学生的用心动证明听进去了他的话, 宁为一直跟这帮孩子强调着,跟着他学习就好好做好科研工作,至于科研之外的事情交给专业人士去处理, 不要耽误了自己的精力。
当然,宁为也不是说不允许这帮孩子追求物质方面的享受,因为后面还有一句。
“你们放心,只要是你们做出的成绩有了市场该是你们的钱,做导师的也保证没人会跟你们抢。不满意的话,我补给你们。”
这句话分量很重。
其实真要说起来,一般来说读研读博阶段,真要做出了成绩大都也是学校的,因为学生大部分研究课题都是导师给的,花费是课题拨款,用的是学校的实验室。
但这帮人不一样,实验室自建,宁为也很少伸手去要项目跟不会去申请课题组的钱,许多大项目启动资金都自己掏,在加上顶着最年轻院士的头衔,影响力又大,一言不合拔刀相向的性格,活生生开出了一条新路。
人家是为了申请项目,拿到拨款绞尽脑汁,宁为这边是每年不管是科学院还是科技向的主管部门都想给这边塞点钱,恨不得专门准备一笔钱给宁为塞过来,但这边却很少主动申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