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喵……”
……
什么是顶级学者的排面?大概就是投顶刊论文时,都会被各大顶刊的投稿系统标记,以保证这些大佬的论文在投递之后第一时间就能被主编看到。
比如宁为,他的名字就已经进入了相关领域的名单之中。现在宁为如果以自己的名义发表论文必然会优先审查。
三月当然还并不拥有这种排面,但三月现在却是数学圈冒起最快的名人,而且她的名字很奇怪,对于华夏姓氏有过研究的人就会发现san,这个拼音在华夏所代表的的姓氏都属于小众中的小众,比如有伞、散、三,三个姓氏人口加起来可能不到十万人。
说白了,在见识了三月的毒舌之后,还是有很多主编把三月的名字编入了自家投稿系统的。正如宁为想的那样,谁还没点逆反心理了。见识了三月对那么多篇论文的毒舌评价,谁还不想看看这位大佬自己本身的水平如何?
更别提做学术编辑本就是件很苦逼的事情,每天要在电脑前坐六、七个小时,百分之八十的时间都是在审稿,剔除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投稿文章,剩下的时间则要为剩下的百分之二十找到合适的审稿人。
每天都要读无数乱七八糟的论文,心情多焦躁可想而知。碰到一篇精彩的论文,那感觉可不逊与中了彩票带来的惊喜。能亲手毙掉一篇毒舌评审的论文,大概更能让人舒爽一整天。
不过康纳森把三月纳入自家投稿系统重点人群的原因跟以上都不沾边,他单纯就是因为宁为在给他的邮件里推荐了三月才决定把这个名字加入到重点关注名单的。
毕竟如果真照着宁为描述的那样,这位三月真有那么强的能力,那么当她决定要出山的时候,发布的论文质量想来应该是极高的,反正只是随手为之的事情。
万万没想到的是,他真的在三月这位新崛起的名人被讨论最汹涌的时候,真的收到了她的论文。
按照审稿惯例,先看论文题目《一种以同构法为基础的数学意识模型》,怎么说呢,这一类的研究似乎跟宁为的研究有些重合,都是人工智能数学基础方向的,对此康纳森是这么理解的,如果不是两人研究方向重合的话,两个人大概率也不可能认识并在一起探讨,最终让宁为发现了这位宝藏。
现实也能佐证这种巧合,比如宁为是在stoc大会之后,回到华夏国内之后,才在邮件中回复三月这位数学大拿的存在。所以康纳森便也认为大概是宁为在stoc大会上那篇206页论文,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