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曹叡端坐在龙椅之上,面容凝重,目光深邃,仿佛要穿透时空,洞察未来的走向。
他的身旁,站立着几位重臣——尚书令陈群、帝师郑称、以及燕王曹宇和谋士高堂隆。
内殿之内,烛光摇曳,映照出众人脸上的严肃与紧张。
曹叡轻轻咳嗽一声,打破了殿内的沉寂,开口道:“诸位爱卿,关于是否支援邺城之事,朕今日再次召集尔等商议,望诸位能畅所欲言,为朕分忧。”
陈群闻言,上前一步,躬身行礼道:“陛下,臣以为洛阳乃国家之根本,八关之内,虽有十万大军,但弘农郡与枳关方向汉军虎视眈眈,一旦大军调动,洛阳空虚,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臣建议以保洛阳为主,不可轻易调兵支援邺城。”
陈群的话语沉稳有力,透露出他对国家安危的深深忧虑。他的面容严峻,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执着,仿佛要用自己的话语说服每一个人。
然而,郑称却持不同意见。
他上前一步,与陈群并肩而立,对曹叡说道:“陛下,邺城若失,冀州不保,河内无山川之险,必被汉军所破。到那时,汉军兵锋直指洛阳,国家危矣。臣以为,必须派兵支援邺城,御敌于洛阳之外,方能保国家社稷之安危。”
郑称的话语激昂慷慨。
他的面容坚毅,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仿佛要用自己的智慧为国家指明一条明路。
曹叡闻言,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
他深知两位重臣所言皆有道理,但国家安危系于一身,他必须做出一个明智的决策。
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了燕王曹宇,希望这位宗室亲王能给出一些建议。
然而,曹宇却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一个计策来。
他的面容显得有些尴尬与紧张,眼神中透露出迷茫与无助。
曹叡见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失望之情。
他叹了口气,转而看向高堂隆,希望这位谋士能给出一些启示。
高堂隆见状,上前一步,对曹叡行了一礼,说道:“陛下何不取郑公与陈公二人的计策?洛阳的兵卒不能调动,但青州、兖州、豫州的兵卒却可调用。如此一来,既能支援邺城,又能保洛阳无虞。”
高堂隆的话语如同一股清泉,瞬间浇灭了殿内的紧张气氛。
曹叡闻言,眼睛一亮,仿佛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希望。
然而,陈群却当即驳斥道:“青州如今亦被汉军所攻,若非士族忠心,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