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是浮糜,且多为艳词,朕不能引领一番艳丽词风!”
“官家……”
“苏卿,朕知你喜好柳词,然个人喜好与国事不同,朕亦不能违背本心,无须再提此请求了!”
苏良无奈,只得拱手。
他来之前便知此等请求的成功率不高,但他还是想要尝试一番。
随后,苏良便退去了。
……
翌日,百家学院前。
悼念柳永的百姓甚多。
曹佾在百家学院前开设灵堂,供百姓们祭拜。
很多歌伎见到柳永的遗容后,嚎啕大哭,久久不愿意离去。
只有她们自己知道。
在人生最艰难之时,靠着柳永的词,为自己谋取了一条不用丢失尊严的出路。
这一日。
汴京城大街上,勾栏瓦舍关了近七成。
歌伎曲工们纷纷停工悼念柳永,一些掌柜想要营业也开不下去。
与此同时。
苏良为柳永撰写的墓志铭《吊柳七先生》,也在汴京城的街头巷尾疯传起来。
“柳公变旧声作新声,自成一体;歌离愁诉烟火人间,实乃百姓之声。”
“一唱三叹,慢词之祖,无柳七先生,则我大宋少一分颜色也。”
“奉旨填词,填的是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太平气象,是才子佳人难解之心结。”
“世人道: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词之风情,如百姓闲娱之点心,润心怡情。”
……
苏良乃当下汴京城的顶流。
他的这篇《吊柳七先生》已将柳永称为一代填词大师。
他的认可,自然引得全城瞩目。
这也是唯一一名士大夫官员为柳永发声。
此文一出。
百姓们对柳永的悼念更成声势。
很多人在城外自发悼念柳永,甚至有人站在船头,高声吟唱柳永的词曲。
一时间,半个汴京城都在悼念柳永。
汴京城的士大夫官员和读书人们都甚是不解,但甚是羡慕。
在他们眼里,柳永之词,乃是休闲娱乐时用来解闷的,在朝堂根本无法说出口。
因此词甚俗甚艳,且多涉及才子佳人、闺阁情爱。
也有读书人喜欢读。
但为了脸面,大多都会选自在私下偷偷读。
他们没想到,柳永在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