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先生,您之前说洪水酒的价格有三种。”董锵锵把话题重新拉到自己感兴趣的点上。
“是洪水酒分为三类,不是三档价格。”彼得纠正道。
“那我手里这瓶……大概多少钱?”董锵锵晃了晃瓶子。
“你要洗么?”彼得伸手示意董锵锵把瓶子递给自己。
“不用,我挺喜欢它现在带着泥巴的样子。”董锵锵把酒递了过去。
彼得转了转瓶身,很快交回给董锵锵:“你手气好,这瓶原价九十欧,现价七十五(欧)。”
“乖乖,”董锵锵忽觉同样一瓶酒从彼得递回时莫名变沉了许多,“您这儿还有便宜些的么?我是个穷学生。”
“从五十欧到上千欧的都有,我们希望将从洪水中抢救出来的葡萄酒尽可能多的交到喜欢葡萄酒的家庭,所以不同的酒优惠幅度也不同,个别几款酒甚至会比原价贵。”
“您说有的酒比原价……还贵?”董锵锵还在为上千欧的酒咂舌,听到彼得最后一句时还以为自己耳背幻听了。
“没错,这些艺术品凝结着我们的心血,它们原有的艺术价值并没因污泥而逊色,反而被洪水赋予了灾难后重生的象征性价值,当然它们原价就不菲,后续的清洁和物流成本也是价格不降反升的原因,当然这部分酒的总量并不高,限量2000瓶吧,在我所有的瓶装酒中占比并不高。”
董锵锵心想:这么好的酒还是留给土豪们吧,也不知老白能不能找到这种冤大头。
那边彼得还在继续说着:“董,葡萄种植是本地重要的经济支柱,葡萄酒文化是这个地区的核心,我们这次遭到重创,重建家园需要大量资金,所有酒商手中残存的这些葡萄酒对筹措重建资金、抢救本地文化遗产非常重要。不过你可以放心,洪水葡萄酒的价格是透明的,我们不会胡乱要价。”
“你们没考虑过募捐么?”
“本地的葡萄酒酿造协会负责募捐,具体我不清楚。”
“新闻里说你们政府这次会给你们强有力的补助,支持你们尽快复工复产。”董锵锵想起早上给房东读的报纸里提过一嘴这方面的信息。
彼得苦笑道:“我从来不对政府救助报太大期望,光讨论就不知那帮政客要讨论多久,至于政府补助何时才能到手恐怕就更难预估了,就算到手也是杯水车薪,我必须努力自救。我这么说不是盲目自信,除了有本地葡萄酒协会和国内同行的支持,还有很多喜爱葡萄酒文化和像你这样对葡萄酒感兴趣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